考研考生们最先考虑的就是择校择专业的问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对以后的发展就业有很重要的影响。报考经济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理论经济学概念多,知识点杂,需要考生反复总结梳理,才能对该类知识点做到有效记忆。下面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801经济学考研备考资料:什么是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通常状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图说明什么是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通常状态。
【答案】
(1)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所谓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总供给曲线是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的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内,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水平就取决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增加,总产出量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会递减,原因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劳动力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可写为:

实际工资率越低,劳动力需求越大: 劳动力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可写为:

实际工资率越低,劳动力供给越小。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已知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以及货币工资曲线,就可以求得总供给曲线。
(2)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极端状态。前者来自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能够立即进行调整的假设;后者则来自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的假设。通常的或常规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如图3-1所示。

图3-1 常规总供给曲线
图3-1显示的AA、BB 和CC三条直线顺次代表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CC线越是接近于BB线,W和P被假设的调节速度越慢; 一直到CC和BB相重合的凯恩斯极端,二者则完全不能调节。另一方面,CC线越是接近AA线,W和P被假设的调节速度越快,一直到CC和AA相重合的古典极端。可以看到,CC的斜率代表着被假设的调节速度。斜率由0到∞,表示从凯恩斯极端的W和P的完全不能进行调节到古典极端的能立即进行调节。
经济学考研备考知识点汇总 | ||
国际商务硕士 | 应用统计硕士 | 资产评估硕士 |
理论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学备考频道>> |
考研院校如何选择
扫码或者点击进入【如何正确选择你的院校小程序】
三分钟帮你敲定考研院校
↓↓↓

相关推荐: